目前分類:PLUTO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今天在AXN 首次看到美國近年焦點魔術師 David Blaine
,覺得好震撼,他是著名的街頭魔術師, 以非常純熟的技巧
在路人面前表演不可思議的魔術!

而最讓我震撼的是其中有一段,
他要電視機前的觀眾在心中想一張牌記下花色和數字
他讀得出來...怪異事件來了∼這明明是重播...
主持人Leo還年輕的狠∼但是∼答案卻和我相同!

哇.....真是不可思議,撲克牌、讀心、路人身上的物品到他手上都能變,
甚至於他能脫離地心引力漂浮離開地面,街頭路人是嚇得大叫跑開,
我在電視前愈看愈是 " 雞皮疙瘩 " 滿身∼

結語:他真的不是人啊!

其他更表演過:
44天透明箱絕食
27公尺高的鐵柱上35小時
冰封63小時
棺材活埋7天
沙灘活埋4天

魔術影片(建議使用另存目標後再觀看)

騰空術
http://danken.adsldns.org/magicmovies/efun153_airmagic.wmv
隔空取心術
http://danken.adsldns.org/magicmovies/efun130_fatality.asx
讀心術
http://danken.adsldns.org/magicmovies/david_blaine_numberpick1.mov
甩牌
http://danken.adsldns.org/magicmovies/David%20Blaine13%20-%20Deck%20Throw.wmv

魔術連結

http://www.1streetmagic.com/
http://www.davidblaine.cjb.net/
http://www.channel4.com/entertainment/tv/microsites/D/david_blaine/
http://abc.go.com/primetime/specials/blaine/

他的官方網站是:http://www.davidblaine.com



-----------------------------------------------------------
網路新聞介紹∼

經過911恐怖的紐約人,又受到一次小的“驚嚇”,一個美國青年在曼哈頓中城90尺高的圓柱上連續站立35小時,不吃不喝不睡,無安全保護裝置,然後從柱上跳到地面。美國ABC電視台現場直播了這一驚險場面﹕他是玩命者找死,還是功夫絕頂的英雄?

今年29歲的戴維.布萊恩(David Blaine)是世界出名的“敢玩邪的”的冒險表演大師。他曾在沙灘上被“活埋”4天;在棺材裡躺過7個晝夜;在冰櫃中站立63小時。

這次他“向死亡挑戰”,選在曼哈頓中城的市圖書館後面的布賴恩特公園(Bryant Park),樹立一個高90尺(約10層樓高)的圓柱,圓柱半徑僅22英寸(約1尺5),然後站立在柱子上面,從21日中午12點,一直站到了22日晚上10點45分,長達兩天一夜。

在布萊恩站到圓柱上5小時後,我特地趕去觀看這位要創造記錄的“大膽者”。公園裡幾乎站滿了觀看者,人們仰望這位不是“偉大領袖”的“高高在上者”。無數台攝影機、照相機、以及驚訝的眼神,在定格著這個紐約的新景觀。

但布萊恩卻顯得相當輕松,不時向人群和記者們揮揮手,做出“偉大舵手狀”。 但如果仔細想想那個高90尺、寬一尺半的圓柱,就令人驚恐。因為平常人即使站在10層樓頂向下看,都可能會有眩暈感,即使走在平穩的100尺高的橋面向下俯瞰,也會有一定的恐懼。但這是站在僅22英寸寬的圓柱上,沒有任何依靠,沒有安全保護裝置,只要站不穩,每秒鐘就有一頭扎下來摔死的危險。但這不是堅持一秒鐘,而是連續站立2,100分鐘,12萬6千秒!每一個瞬間,他都要保持絕對的鎮靜、絕對的身體平衡、絕對的心理穩定、絕對的不能打瞌睡……仰望著他,我不期然地像起那幾個從世貿大廈90多層高樓上往下跳的絕望者,真讓人不寒而栗。

而且在這35小時中,他不能進食,不能喝水,沒有任何可靠一下、坐一會兒的裝置,而且不能上廁所(他身上插了導尿管)。為此他兩天前就停止進食,等於連續4天“絕食”;還要迎風破“雨”、紋風不動兩天一夜,簡直不可思議。

紐約的氣溫在21日夜間降到47度(攝氏零上9度),還有陣陣冷風。曼哈頓街頭到處懸掛的美國國旗在夜風下嘩嘩飄動,而布萊恩不僅只穿了件單夾克,而且更艱難的是要對付颼颼的風。中國俗語說“高處不勝寒”,其實更是高處不勝“風”。在一個孤零零的90尺高柱子上,風更顯得強勁。在這種情況下身體能保持平衡,長時間穩定站立,需要絕對的功夫,超人的毅力。

布萊恩堅持到那個最後的時刻,仍不算贏。他要從90尺高的圓柱上直跳到地面。而且地面不放置傳統的充氣墊子,而是僅堆放一些空紙箱子。在經過連續35小時的固定站立、4天不進食的身體狀況下,他的雙腿有否力氣支撐撞擊地面那一瞬間,是這場“冒險秀”的最關鍵一刻。布萊恩的朋友和訓練師布朗(Bob Brown)說,如果他的腿落地姿勢不對,“他不是摔癱瘓,就是當場死亡。”要記住,他是從10層樓的高度往下跳!

美國三大電視台之一的ABC台在22日晚現場播出了這最後“關鍵”的一刻,並且是長達一小時的題為“戴維.布萊恩的眩暈”(David Blaine’s Vertigo)的黃金時段節目。

周圍的觀看者有人認為他是個“傻冒”,有人認為他為了出名不要命了。但更有人欣賞他這份挑戰者的精神和勇氣。

布萊恩是“找死”嗎?這位出生在布魯克林區的紐約青年,從小就喜歡“冒險” 和魔術。早在1999年他就“成名”,因他在大街上表演“身體騰空”,被ABC電視等媒體報道。撲克牌“魔術”更是他的拿手戲。他曾在《紐約時報》記者於身旁盯著的情況下,把一個流浪漢手裡的一塊錢變成了100美元。流浪漢驚呼“啊,上帝!”後來在車上記者看到,流浪漢那破舊的一塊美元在布萊恩自己的錢包裡。這位“破了財”的魔術師說,“少了99元,但幫了一個流浪者,也值了。”

他後來的“創舉”是讓人把他活埋在沙子裡,足足憋了4天4夜。那些鏟沙子埋他的都是名人,第一個動鏟的是紐約房地產大亨川普。他是布萊恩的崇拜者,這次“高空站立”,川普曾力主布萊恩到他的大廈門口進行,因為他希望川普大廈隨布萊恩“出名”。但最後選在著名第五大道和42街交叉處的市圖書館後面的公園,因為世貿大廈沒了之後,這個地方幾乎就成了曼哈頓的心臟地帶,行人遊客最多。

布萊恩在曼哈頓哈德遜河中一個棺材裡連躺7天7夜(不吃不喝)那次“壯舉”也曾轟動。後來(2000年11月)他在曼哈頓中城ABC電視台的門口的一個裝有6噸冰的冷櫃中赤裸上身連續站立63小時(也是不進食,但通過細管輸進氧氣,並喝水),有10萬人觀看,造成交通堵塞。

ABC電視台曾為此製作了一小時的“黃金時段特別報道”節目“凍結的時間”,該台“美國早晨好”節目著名主持人戴安娜.索耶隨後採訪了布萊恩。這位冰中“勇士”被從冷櫃中“救”出來時,已不能講話,直接被救護車拉走。三天後布萊恩才能走路,當時腳脖子已凍腫。

那次冰中站立,布萊恩就破了記錄,因為在此之前,有人曾在冰櫃中連續躺過57小時。而布萊恩是固定站立,更艱難,而且時間是63小時。當年美國《人物》(People)雜誌把布萊恩選入“2000年全球25名最有刺激性的人物”。布萊恩對索耶說,他後來難以堅持時,就想像自己是被關押的戰俘,堅持要活下去。

布萊恩的母親和祖母都是吉普賽人。他母親10年前因患癌癥去世。布萊恩最感激的是他母親,因為他想做什么,充滿自由感的母親都讚成支持。布萊恩的胳膊上刻著最有想像力的現代派畫家之一達利(Dali)的作品“虎”。他在自由的家庭氣氛中,塑造了想像力和冒險精神。而紐約這個世界上最自由的大都市,給了他更大的想像空間,使他的“冒險表演”有實現的可能。紐約地鐵那些自由表演的藝術家、街頭的賣藝玩耍者、以及自由女神像對面公園的那些玩滑板的孩子們,是紐約、以至整個美國自由精神的大寫意。它使我想起意大利著名記者法拉奇的話,“紐約人比風還自由”。

布萊恩的“冒險”不是找死,他經過刻苦的自我訓練。《紐約時報》記者曾評價說,布萊恩是最有自控能力的人。他曾在自己曼哈頓的公寓裡練習在圓柱上長時間站立,然後又到拉斯維加斯賭場附近的大荒漠中,在90尺高柱上一站就是17小時。而且還專門到隧道口的迎風處練習高空站立不被風擊倒。

布萊恩現在已成為美國的名人。著名歌星邁可.杰克遜是他的朋友和崇拜者,還有克林頓夫婦。《紐約時報》記者觀察到,在採訪他時,總是有無數的電話、無數的人,包括名人們要找他,當然還有那些漂亮的女性追隨者們。布萊恩說,他只有躺在密封的棺材裡、鎖在冰櫃裡,以及站到90尺高的孤零零的柱子上時,才感到清靜。終於沒有了電話、名人朋友和漂亮的女人了;只剩下他自己,還有要戰勝的恐懼和死亡。

22日晚10時50分,ABC電視台現場直播了布萊恩站立34個半小時之後,從90尺高的圓柱上跳落地面的瞬間。這一跳,他沒有摔成殘廢或送命,而是在圍觀的一萬紐約人齊聲高喊的10、9、8、7……的倒數計時聲中,在萬眾歡呼和驚恐叫聲中,以每小時60英里的速度自由落體,平安地落在一堆紙箱子上,“濺出”一片歡呼和冒險者的英雄記錄。

妮妮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縮寫
◎O.W.L.s:普通巫術等級(Ordinary Wizarding Levels)。能通過這個測試,代表你很聰明。
◎N.E.W.T.s:超級疲勞轟炸巫術測驗(Nastily Exhausting Wizarding Tests)。蠑螈(Newts)在莎士比亞的《馬克白》一開始登場,為人所熟知。三個女巫調製的溶液裡,就加入了蠑螈,這溶液的成分總共包括「蠑螈的眼睛和青蛙的腳趾,蝙蝠的毛和狗的舌」。

地名
◎芭蒂達•巴莎特(《魔法史》的作者):巴莎特是倫敦附近一個城鎮。
◎德思禮:羅琳出生地附近的一個城鎮。
◎翡冷翠:義大利文的佛羅倫斯。
◎孚立維教授(符咒學教師):孚立維是一個英國的鄉鎮名。
◎塞佛勒斯•石內卜:石內卜是另一個英國鄉鎮的名字。

外語
◎波巴洞:法文,「美麗的魔杖」。
◎花兒•戴樂古:法文,「宮廷之花」。指的是一位備受榮寵的貴婦。
◎嫫莎:蓋爾文:「骯髒、討人嫌的女人」

文學

◎西追•迪哥里(Cedric Diggory):迪哥利•克爾喀(Digory Kirke)是一本羅琳喜歡的書《納尼亞王國》其中人物,作者是路易士。值得注意的是,D. Kirke(克爾喀)的字母重組後,發音跟Cedric(西追)很像。

◎馬科•福林(Marcus Flint,史萊哲林魁地奇代表隊隊長):可能取自史蒂文生的《金銀島》裡的傅林(John Flint)船長。聰明地想到這兩者關係的是魯道夫•海恩,他設了個網站,也是討論哈利波特書中命名的。

◎洛哈(Lockhart, Gilderoy):這個冒牌貨的名字吉德羅,意指他把自己「鍍上了一層金」(guilded,覆以細細一層金箔),使自己看起來聰明迷人。而他的姓洛哈,很適合他這個以妖魔鬼怪傳奇為寫作題材的作家:有個叫做J. G. 洛哈的人是史考特爵士這位蘇格蘭作家的女婿兼立傳者,而史考特的才能曾為他自己贏得「北方巫師」的稱號。

◎妙麗•格蘭傑:「妙麗」讓許多讀者搞不清楚怎麼唸。它的讀音應該是her-My-oh-nee,這個名字是「赫密士」的女性型式,而赫密士是希臘的雄辯之神(赫密士就是派西的那隻貓頭鷹)。此外,這名字還有個有趣的典故,在莎士比亞《冬天的故事》裡,一個叫做妙麗的角色變成了一座雕像;《密室》中,妙麗•格蘭傑被蛇妖攻擊後,遭到同樣的下場。羅琳想到這個情節時,一定心裡一樂。

歷史

◎Elfric the Eager*(一個壞巫師):Elfric(也作Aelfric)在盎格魯•撒克遜人統治時代的英國是個常見的名字,其中有個同名的人是個惡名昭彰的叛國之徒。他本是軍隊的指揮官,在攻擊的前夜裝病,藉機向敵人報信讓他們有機會逃脫。

◎Lady Grey **:一五五三年時,格雷郡主(Lady Jane Grey)曾當過九天的英國皇后,之後就被廢掉了,當時她只有十五歲。翌年她就被砍頭了。

◎薩拉札•史萊哲林(Salazar Slytherine):安東尼奧•薩拉札(Antonio de Olveira Salazar)是葡萄牙的獨裁者,西元一九三二∼一九六八在位,以政令嚴峻出名,而羅琳曾在葡萄牙住過。這也是魯道夫•海恩的巧妙聯想。

宗教和神話

◎赫密士:派西•衛斯理的貓頭鷹。赫密士是希臘諸神的信差。

◎雷木思•路平(Remus Lupin,一個狼人):#Lupus在拉丁文裡指的是「狼」。傳說中羅馬的創城者羅慕路斯(Romulus)和雷穆斯(Remus)是由一匹狼哺乳的。

◎芭蒂(Parvati Patil):她的名字Parvati是一位印度教的神祇。

聖人

◎嘿美:十二、三世紀時,住在德國的一位女聖徒。一群修女在她的贊助下組織起來,為像哈利這樣的孤兒的教育努力。

◎如男(一隻人馬):一位愛爾蘭的聖人。(有些讀者已指出,如男這隻人馬的毛不正是紅色*的嗎!)

其他

◎雅森尼•吉格爾(Arsenius Jigger,《魔法製劑與藥水》的作者):Arsenic是很多魔法製劑都會到的毒藥「砷」,Jigger(一量杯的量,杯子以調酒用杯的容量為準)是一種液體的單位,比盎司稍大。

◎麗塔•史譏(Rita Skeeter):對一種惱人(還會吸血)、令人非除之而後快的蟲子來說,這名字真是一針見血!

◎費麗•斯波兒(Phyllida Spore,《一千種神奇藥草與蕈類》的作者):斯波兒本指某些植物用來當種子的孢子,而費麗是從希臘文裡的#phylum來的,意思是「葉子」。

◎斜角巷:這條街並不直直通到底,反而會「斜過去」──典型的巫師玩意。

◎夜行巷:這條令人毛骨悚然的街,有著像「波金和伯克斯」這種店,專門迎合那些對黑魔法有興趣的人的口味。你不會想在晚上來此一遊的。

妮妮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菲爾與西格爾的秘文咒法

可以變得更有女人味、魅力十足、帶來愛與戀的對象。

這是在北歐超過千年以前所使用利用「魯恩」古文字的咒法。

 

作法:每天一邊各寫十次如圖一般的文字,一邊祈禱自己能更具有女人味、

充滿魅力的女性即可。文字可以寫在紙上,也可以只用手指在天空描劃。

 

如此一來,如果每天持續不斷地施行咒法,那麼,在連自己也不知不覺當中

,感性便可變的豐富起來,洋溢著女人味的體貼,變身有細膩溫柔心思的人

。若有戀人,則兩人的愛情將會急速的加深,如果,沒有情人的話,也應可

很快地從愛慕的對象收到意想不到的愛的告白。

 

*所謂的魯恩,有著「秘密」之意。

*左側的魯恩秘文是菲奧,帶來愛與戀的力量。

*右側的西格爾,是為了訓練感受性的秘文。



妮妮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假如你不想和某人在一起,可施用下列的祕術而分手

選擇每月偶數的星期天,剝下樹皮(任何樹都可以),

以血色(紅的筆,但自己的血最好用),寫上

. . . .

Ogon Stangas

 

 

然後貼在風眼(窗戶),以後就能夠安穩過日子了

 

 

 

附註

1.風眼是北歐的古代語, vinduga 風進入的口(看起來很小=窗),

英語中wi-ndow也是由此而來

2.上面提及咒文的意思是「眼閉、閉眼」之意

3.閉眼則緣斷,此咒法起源於古代北歐

妮妮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倘若你想要使已經分離的戀人再重回你的身邊,首先:

把屬於戀人的東西置放於左手,右手持著金圈

(金色的飾品、或者金色的圈環代表即可)

接著施展 "五指的祕術"

1.首先先張開自己的右手置於自己眼前

2.拇指置於手掌中央

3.中指合併於拇指、小指再合併於拇指、最後食指和無名指合併於拇指

4.每合併一次指頭唸一次對方的名字,如此反覆十次

然後由自己的房門口一百○八步走向戀人居住的方位,最後把金圈丟於地

面,戀人會被神秘的力量引導回你的身邊

妮妮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所謂的女巫是指「有智慧的女性」的名詞

女巫一詞,在英語中為Witch,意思為魔女、妖婦等等。
他原本是源自於古英語Whicce,表示有智慧的女性。
許多女巫的研究家們解釋,在古代社會便已經發現女性所擁有的特殊的神秘能力,
而特別稱學習這種能力的女性為女巫,然而,一到了後世,
顯示女巫並不一定只限於女性,非得女性才能擔任。
儘管非女性的女巫是少數的,但男性的「女巫」仍然存在著,
這種現象至今仍然存在著,這種現象到了現代還是沒有改變。
舉例來說,使古代宗教復活,奠定名為佳多那派女巫宗派的英國人喬蘭多•
佳多那博士,被認為雖是男性,但也無疑是一名「女巫」。

順便一提,喬蘭多•佳多那博士是二十世紀前半期活躍於女巫宗教領域的人。
在位於英格蘭與愛爾蘭之間的曼恩島南端,一個名為奇亞斯魯威的古老城鎮,
設立了「女巫博物館」,他因此而聲名大噪
這座博物館,是由後繼者是一名女性的巫師,很遺憾地被賣掉了,現在並不存在。
在歐洲的歷史之中,許多女巫出現,而成為女巫審判的犧牲品的女巫人數,
僅僅在十六世紀及十七世紀就輕易地超過二十萬人。
這樣的女巫之一,英格蘭的奧爾達恩有一名名為伊莎貝爾•加伍帝。

根據她一六六二年所進行的告白,她因為在砂丘上遇見的惡魔,
而被迫進入巫教,據說,她可以使自己化身為野獸。可以化身或飛在空中的能力之中最典型的。
女巫所擁有的能力之中最典型的。女巫除了這些能力之外,也被認為可以透視解讀人的心理。
被預選為女巫的女性,也一一成為女巫,如此一來,並不是女巫絕對來自人類的世界不可。
惡魔與女巫不可思議的契約為了成為女巫的儀式,亦即女巫的入教儀式,
是異端審問及女巫狩獵等等,已成為確立的項目。根據這個儀式,女巫的入教,
意味著和惡魔訂立契約。女巫正因為有惡魔才有其本身的存在,若惡魔不存在,
可以說,不能認為女巫是存在的。

女巫的入教是與惡魔之間的契約,稱這種關係為「契約」的地方,的確是歐美。
縱使無論多麼希望成為女巫,還是無法自行成為女巫。作為契約的另一造,惡魔經常存在著。
關於所謂的惡魔為何?將在後文提及,但被這種惡魔所預選的人,只有自己也希望成為女巫者,
才得以成為女巫。

那麼,作為為了成為女巫的儀式,大概是有相同的儀式吧!
這種儀式,無論根據時代或是根據場所,似乎都有些微差異。然而,一看簡略的概要,
便可發現:在女巫的入教儀式上,如下的儀式,作為共通的部份而一直浮上檯面。

(1)拒絕基督教。基督教因為是反對信仰惡魔,所以反過來說信仰女巫的宗教,
巫教當然必須拒絕這個宗教。基督教所繫掛的十字架或儀式,不消說也當然得加以否定。
(2)約束入教者需服侍惡魔。對女巫而言,惡魔是絕對的存在。因此,
惡魔所說的話便是絕對者所說的話。遵循這些指示,被視為理所當然之事。
(3)不忘僅可能地宣傳信仰惡魔﹝信仰女巫﹞教義的努力。增加新的信徒,被視為女巫的義務。
(4)不怠忽女巫信仰的儀式,用心地實行一切儀式。在典型上,
有必要定期地召開十三名女巫所組成的女巫集會,稱為「科文」(coven)。
(5)惡魔及女巫的團體之中,必須學會作為女巫的識別方法,或是具有作為女巫的識別方法。
也就是說,很顯然地明瞭女巫應具有什麼條件。女巫被認為身體上的各部上雀斑或黑痣很多。
(6)召開被稱為主日的大規模「女巫集會」,是女巫的義務。這一點意味著加強了女巫同志的「約束」力量。

女巫入教雖是一種契約關係,但從女巫方面來說,並不僅僅是「給予」而已,而從惡魔方面來說,
「獲得」也是理所當然之事。也就是說,兩方具有平等互惠的關係,雙方互惠各取其利。
如果是那樣,那麼,由於入教成為女巫的女性,可以從惡魔身上獲得的東西是什麼呢?
那是「性的滿足感」。女巫入教的儀式一結束,性的儀式就在旁等候著的情形很多。
這是一種與惡魔的性接觸,一般認為,一訂可以得到滿足感。與惡魔的性交,
有時當然是在入教之前進行。一般認為,與惡魔性交可以獲得與常人性交時無法得到的愉悅,
因此,也有無法忘記惡魔的存在,而成為女巫的女性。

性的儀式,大多數的情形,似乎是於主日宴會﹝女巫集會或女巫派對﹞舉行的儀式較多。
雖然如此一來「給予」也較多,但是,一旦成為「獲得」之處較多的女巫,則一般認為,
這種女性是無法再回到人間界。即使外貌上是作為人間的女性而存在著,
因為心靈及魂魄以委身於惡魔,所以毫無選擇之途。

為了作為女巫入教的可靠憑據,可以訂定入教誓約書,這些誓約書,現在仍留下數份。
一看這種東西,便可發現誓約舒適備用反射鏡寫作方式書寫的。所謂的反射鏡寫作,
也被稱為「鏡映文字」是將恰好的文字寫在鏡子上的狀態。因此,在左至右書寫之際,
也被印上奇異的魔印。

妮妮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